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元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流互感器骨架。
背景技術:
電流互感器是依據(jù)電磁感應原理將一次側大電流轉換成二次側小電流來測量的儀器。
電流互感器是由閉合的鐵心和繞組組成。它的一次側繞組匝數(shù)很少,串在需要測量的電流的線路中。
目前,傳統(tǒng)的電流互感器一般采用普通UU型骨架,需要人工在其一側的內(nèi)槽組裝大電流線圈,
并將大電流線圈的一端引出纏繞在普通UU型骨架底端的引腳上,再將大電流線圈的一端錫焊在引腳上,
最后將線圈的兩側采用絕緣膠烤干進行防護,這樣生產(chǎn)電流互感器使生產(chǎn)工時長,消耗大量人力,并且易出現(xiàn)纏腳不良、
焊錫不好、點錫不符合要求的缺陷,降低了生產(chǎn)效率,提高了生產(chǎn)成本。因此,實有必要設計一種電流互感器骨架,
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流互感器骨架,其具有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生產(chǎn)工時短和生產(chǎn)效率高的優(yōu)點。
該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流互感器骨架,包括骨架主體,所述骨架主體上設有初級側和次級側,
所述初級側和次級側之間設有間隔塊,所述初級側設有初級繞線區(qū)和第一磁芯安裝區(qū),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設置在所述初級繞線區(qū)的一側;
所述次級側設有次級繞線區(qū)和第二磁芯安裝區(qū),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設置在所述次級繞線區(qū)一側;所述初級繞線區(qū)設有容線空間,
所述容線空間貫穿所述初級繞線區(qū);所述容線空間內(nèi)設有初級繞線。
較佳地,所述容線空間為圓柱形插孔,所述圓柱形插孔的數(shù)量為2個。
進一步地,所述初級繞線為銅線,所述銅線的直徑和所述圓柱形插孔的直徑相匹配;所述銅線設有弧形段和引腳段,
所述弧形段和所述引腳段的連接處形成卡位部;所述引腳段的數(shù)量為2個,所述引腳段之間的距離和兩個所述圓柱形插孔之間的距離相等。
較佳地,所述銅線的直徑為1.80mm-2.00mm。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和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都設有貫穿空間,
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和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通過所述貫穿空間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和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都設有用于安裝磁芯的凹槽。
較佳地,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底部設有兩個引腳,所述引腳的直徑小于所述銅線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骨架主體底端還設有3個固定塊,所述3個固定塊的高度相齊平。
較佳地,所述固定塊的高度為1.2mm-1.5mm。
進一步地,所述初級繞線區(qū)和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的兩側還覆設有電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所述容線空間設置初級繞線,取代以往技術中大電流線圈和引腳,
避免了以往因人工將大電流線圈安裝在電流互感器的內(nèi)槽以及將大電流線圈和引腳焊接在一起而造成的人力浪費和出錯率高的問題,
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流互感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骨架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流互感器右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初級繞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磁芯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骨架主體1。
初級側2,初級繞線區(qū)21,容線空間211,初級繞線212,弧形段2121,引腳段2122,卡位部2123,第一磁芯安裝區(qū)22,貫穿空間221,凹槽222。
次級側3,次級繞線區(qū)31,第二磁芯安裝區(qū)32,引腳321。
間隔塊4。
固定塊5。
電木6。
磁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技術方案及技術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應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至圖4,一種電流互感器骨架,包括骨架主體1,所述骨架主體1 上設有初級側2和次級側3,
所述初級側2和次級側3之間設有間隔塊4,所述初級側2設有初級繞線區(qū)21和第一磁芯安裝區(qū)22,
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22設置在所述初級繞線區(qū)21的一側;所述次級側3設有次級繞線區(qū)31和第二磁芯安裝區(qū)32,
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32設置在所述次級繞線區(qū)31一側;所述初級繞線區(qū)21設有容線空間211,所述容線空間211貫穿所述初級繞線區(qū)21;
所述容線空間211內(nèi)設有初級繞線21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所述初級繞線212代替以往技術中大電流線圈和引腳焊接在一起形成的初級繞組,
生產(chǎn)方便,結構簡單,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參照圖1,所述容線空間211為圓柱形插孔,所述圓柱形插孔的數(shù)量為2個。
參照圖4,所述初級繞線212為銅線,所述銅線的直徑和所述圓柱形插孔的直徑相匹配;所述銅線設有弧形段2121和引腳段2122,
所述弧形段2121和所述引腳段2122的連接處形成卡位部2123;所述引腳段2122的數(shù)量為2個,所述引腳段2122之間的距離和兩個所述圓柱形插孔之間的距離相等。
較佳地,所述銅線的直徑為1.80mm-2.00mm。
參照圖2,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22和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32都設有貫穿空間221,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22和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32通過所述貫穿空間 221連接。
參照圖2和圖5,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22和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32都設有用于安裝磁芯的凹槽22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凹槽222和所述貫穿空間221都是用于安裝磁芯7,
所述磁芯7為UU型結構,所述磁芯7可以穿過所述凹槽222 和所述貫穿空間221卡設于所述骨架主體1上。
參照圖1,所述第二磁芯安裝區(qū)32底部設有兩個引腳321,所述引腳321 的直徑小于所述銅線的直徑。
參照圖2,所述骨架主體1底端還設有3個固定塊5,所述3個固定塊5的高度相齊平。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所述3個固定塊5,
利用了三點確定一個平面的原理,增加了電流互感器在PCB板上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
較佳地,所述固定塊5的高度為1.2mm-1.5mm。
參照圖1,所述初級繞線區(qū)21和所述第一磁芯安裝區(qū)22的兩側還覆設有電木6。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所述電木6用與增加安全距離,
且所述電木6為環(huán)保絕緣材料,價格便宜,降低生產(chǎn)成本。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所述初級繞線,在生產(chǎn)所述電流互感器骨架的時候,直接將所述初級繞線插接在所述容線空間,
代替了以往技術中的大電流線圈和引腳焊接在一起形成的初級繞組,減少了人力消耗,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以上內(nèi)容是結合具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
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其架構形式能夠靈活多變,
可以派生系列產(chǎn)品。只是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范圍。
電話
0769-86309483
137-1286-8548
手機站
手機站